01:40 阳春三月的华北大地,柳亸莺娇,生机勃发。 4月1日,雄安新区迎来成立三周年。作为万众瞩目之地,雄安新区在年开始实现从以规划为中心向以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。 起重机的长臂直指云天,吊车、运输车等各类车辆来回穿梭……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自年2月10日全面复工复产以来,雄安新区各类企业有序复产,各大重点建设项目稳步复工。 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,建造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,数字之城、智慧雄安,承载“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”重托的未来之城,雄安新区正在向世人铺开一幅雄伟壮丽的建设画卷。 78个项目全部复工 上证报记者在雄安新区了解到,目前,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项目建设全线复工,京雄高速、京德高速、津石高速等项目施工单位均已进场,项目施工正如火如荼进行。当前,雄安新区78个项目已全面复工,3万多名工人返岗工作。 3月27日上午,上证报记者来到位于容城县与安新县交界处的“三校一院”(北京市北海幼儿园、史家胡同小学、北京四中、医院)施工现场。 作为北京援建雄安的交钥匙项目,该工程自年9月20日正式开工以来,一直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扎实推进。 春节放假前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施工现场(无人机照片) 3月27日上午,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施工现场俯瞰。(无人机照片) 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经理陈昊告诉记者,在2月18日新区复工复产的检查顺利通过后,公司就用包车、开私家车等方式点对点地把工人们陆续从家里接回工地。3月初,在人数形成一定规模后,项目正式复工。 “四中雄安校区原计划2月9日复工,因为疫情防控耽误了近一个月的工期。我们通过调整施工工序、改进施工工艺及增加至名工人的办法,尽量追赶进度,目前,基本可以消除疫情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。任务重大,使命光荣,我们要确保‘钥匙’按时交到雄安人民手中。”陈昊话语坚定。 在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容东片区综合管理廊四标段,多名工人正在现场忙碌。据了解,受疫情影响,该项目延误了将近半个月,中建八局目前正采取24小时作业,以确保工期按时完成。 为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复工,雄安新区出台了多项措施,比如:加强重点项目用工、用地、资金等要素保障;动态调整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,在原有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,将今年谋划实施的雄安绿博园、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实验区未来公园、“三校一院”场地周边园林绿化等重点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正面清单等。 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 年,安新县渔民张四喜为相隔十多年再次在白洋淀打捞到鳑鲏鱼而欣喜。 在张四喜欣喜的背后,是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生态之城。 “华北明珠”白洋淀(雄安新区供图) “白洋淀水质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。”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说。 3月27日下午,记者来到位于安新县北刘庄新村科融环境控股的栗子环境1号污水处理站。 公路边,两栋白色的建筑甚是醒目,一座是新型的农村公厕,一座是污水处理站。用一只大号的量杯,从污水处理井中舀出一杯处理过的生活污水,只见量水质清澈透亮,栗子环境董事长薛立子颇为得意:“我们现已完成27个村的管网建设与36台污水站安装、出水、达标运行,日处理水量吨,达到全收集,全处理、全达标的目的,可以确保不将一滴污水排入淀中。” 据上证报了解,启迪环境、先河环保、首创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,也都参与了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。 在水变清的同时,雄安也变得更绿了。 苗景兼用林航拍图(雄安新区供图) 如今,容城县李郎村已被“千年秀林”所环抱。不少村民已经成了这里的植树员。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:“现在树越来越多,天蓝了,鸟多了,空气清新呼吸顺畅了,多年不见的小蜥蜴、野兔现在也越来越多,以前从没见过的山鸡,现在在‘千年秀林’里也很常见。” 秀林中的鸟窝(雄安新区供图) 自年11月以来,雄安新区累计完成造林30余万亩,年新区将继续植树造林10万亩。在雄安集团的
|